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风采 > 新闻资讯
浙江湖州-武术兵道落地开花
发布日期:2023-07-28

     伴随着阳光大课间清亮的铃声省湖州市织里镇轧村中学的学生们迅速执掌

“兵器”走上学校操场,在《精忠报国》的音乐声中,由劈、砍、斩、刺贯

穿而成的武术兵道操,干脆利落,一招一式尽显专业。自2021年这所农村中

学与湖州市武术兵道协会签约,湖州武术兵道中心入驻校园后,这样的场景就

成了轧村中学的日常。


  6月11日湖州市吴兴区武术兵道比赛在全民参与中结束,今年进入第二年

的本项赛事,也是全国区一级最早的正式武术兵道比赛。“我们在全国第一个

成立独立的武术兵道协会,市体育局就是本着促进项目更好开展的初衷。”湖

州市体育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周斌深有感悟,“二十几所学校的推广收效

显著,不仅仅是普通学校,如今武术兵道在湖州进公安、进消防、进街道,也

走进康复学校等特殊人群中,还作为公益项目进入全国互联网加大学生创新创

业比赛,块块含金量很高的金字招牌,形成了独到的武术兵道推广之路。”


  武术兵道作为一项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器械类竞技运动,是中国武术创新

改革的成果之一,其以手持短兵器为攻防之道,融武术套路演练与竞技对抗为

一体,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与现代体育价值观在武术运动上的巧妙融合。2020

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正式启动武术兵道推广新时代新模式,并

将湖州列为武术兵道推广的研究和示范所在地。


  精武兵道社团、《精武兵道》校本教材、校兵道队,试点学校轧村中学稳

扎稳打,捷报频传。学校党支部与湖州市武术兵道协会党支部进行了体教融合

党建联建签约,打造出“资源共享、注重实效”的模式。浙江湖州武术兵道中

心的建设也实现了原来由政府全力保障转变为吸引全社会力量参与。体教融合

新成绩、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新成果,皆由武术兵道而来。


  “学生在参与武术兵道项目过程中,寓武于文、寓文于武,让文武两道相

得益彰。”轧村中学校长陈新根认为,推行武术兵道项目与学校育体、育智、

育行的办学理念非常契合,有助于构建学校“精其知、恒其行、强其体”三位

一体的精恒育人体系,达到让学生通过体育运动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

格、锤炼意志的育人目标。


  湖州师范学院副教授、国家武术兵道队总教练文善恬兼任湖州武术兵道公

益服务中心的工作,他表示,选择湖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来做武术兵道公益服

务开拓性工作的第一站,可以说是民族文化的一脉相承,从“丝绸文化的发源

地”到“武术兵道的发祥地”,不仅是湖州城市文化建设的好方向,对于武术

兵道的传承发展也十分有意义。通过积极开展武术兵道公益推广服务,逐渐形

成了宝贵的“湖州经验”。湖州是共同富裕建设示范区,武术兵道在湖州的发

展有促进体育共同富裕的思考和布局。在文善恬看来,农村、农村学校是体育

共同富裕的难点和痛点。浙江湖州武术兵道中心当初选择落地在轧村中学,除

了织里镇政府和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外,还因为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有“办人

民的武术”“以青少年为重点”的指导思想,协会把基地放在农村学校能够促

进当地体育事业发展,带动农村全民健身发展,让农村学生也可以练习现代武

术,共享现代武术改革成果。


  如今湖州武术兵道已经形成了可推广复制的经验,那就是:以青少年为重

点,把握公益要点,掌握时间节点,在“双减”背景下,组织调配武术兵道志

愿者进行公益科普、培训和交流,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群体对武术兵道

运动的需求,同时探索新途径,解决行业痛点,不断创新服务方式、管理方式

和服务内容,用新技术赋能、数字赋能的方式有效解决体育公益服务行业痛


  “市场化、被群众认可才有生命力,我们走群众俱乐部等模式,从活跃老

百姓参与度上把门槛降得更低,通过协会治理与社会化治理,实现新融合。”

周斌说,作为政府部门就是要配合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我们要保持先发的地

位,制度建设、标准化建设都要跟上,然后才是实体化建设,最终形成完善的

体制和赛制。


  目前,国家武术兵道队已经在全国推广武术兵道公益服务,未来还将走出

国门,让武术兵道为促进世界人民的健康贡献力量。“湖州经验”的总结、传

播和推广,必将为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的体育事业添砖加瓦。


版权所有:中国武术兵道协会

中国武术兵道协会官方网站登记证号码:71496113-000-12-23-A
友情链接: 中国养生气功协会   中国武术散打协会   中国传统武术运动协会   国际传统武术联合会